南通市人大来海视察区域治水

发布时间:2022-10-09 08:03 已有: 人阅读

  昨日,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姜永华和部分人大代表来海视察区域治水,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成伟参加活动。

  姜永华一行来到十八匡河整治工程、青龙港闸项目现场,边听边看,并询问工作人员详细情况,深入了解海门区域治水工作阶段性成果。十八匡河片区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治理工作包括水闸改造提升、河道综合整治、污水管网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智慧管控建设,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河网体系。青龙港综合整治工程结合了海门区区域治水和沿江景观带建设两项重点工作,项目建设内容包含河道整治、江堤提标和水闸改造,目前河道沿线面貌焕然一新,沿江景观带示范段的堤防城镇段样板已基本成型,水闸改造工程将于今年10月全部完工。

  据悉,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海门紧紧围绕南通市委、市政府关于区域治水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城乡联动、试点先行、科学调度,加快构建干净、流动、美丽的全域现代河网体系。今年,海门区进一步明确了以435平方公里通启中片和42平方公里城区片作为重点区域的治理范围。坚持系统化思维,着力加强部门协同效能,通过全面整合区域治水、高标准农田、乡村振兴等项目资金,衔接生态河道、水系联通、污水纳管等工作,形成了临江十八匡河、常乐六号河综合治理等联动项目;坚持片区化治理,全面优化河道“骨架”结构,卫东闸、灵甸闸等首期调水工程常态化运行,青龙港闸、常乐节制闸等二期工程进入试运行,浒通河、东灶河综合治理、农村生态河道以及非等级沟河治理项目完成河道建设约114公里,疏浚土方约160万方;海门海门区以数字科技为支撑,强化前端感知能力建设,动态掌握水质、水位、农业用水等信息,强化会商研判、科学调度,今年引入优质水源近2.2亿立方米,有效缓解连续高温带来的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紧张问题,改善水环境质量。

  姜永华对海门区域治水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他指出,治水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问题导向,规划引领,高质量做好治水大;要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助推区域治水现代水网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Clubhouse首席执行官表示该平台未遭到黑客入
  • 尽管全球半导体芯片短缺,但PC市场第一季度仍
  • 微信支付分怎么关闭 微信支付分关闭方法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