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11 18:38 已有: 人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宿工业园区埋头苦干、只争朝夕,让“苏北好江南”在西楚大地崛起。9月7日上午,“奋进新宿迁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迎来苏宿工业园区专场。会上,苏宿工业园区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近年来苏宿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宿工业园区紧紧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区域跨界合作园区”总目标,埋头苦干、只争朝夕,加快建设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创新发展引领区、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南北共同富裕样板区,在江苏省南北共建园区考核中始终保持第一,实现“十一连冠”。 十年来,苏宿工业园区坚持“招商为王、项目为要”理念,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核心关键,不断做大主导产业、做强核心企业,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优质项目快速集聚。创新产业培育发展模式,充分利用苏州、宿迁两市资源禀赋,构建“总部+基地”“研发+制造”联动产业发展格局。先后引进百亿级项目2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累计完成投资217.51亿元。主导产业稳步成形。精密机械、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成为园区发展的强力引擎。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做强创新载体,创成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众创空间,获批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幅35%。 紧紧抓牢高质量发展牛鼻子,坚持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并重、做优增量与盘活存量并举,让经济增长更有质量、更有效益。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十年来,苏宿工业园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06.14亿元,年均增长15.18%;业务总收入1630.3亿元,年均增长24.98%;进出口总额21.6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7.5亿美元。产出效益遥遥领先。苏宿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土地创造GDP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亿元。多作贡献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苏宿工业园区以占宿迁宿迁市0.16%的土地完成宿迁市6%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的工业增加值、8.6%的实际利用外资、19%的企业所得税和37.5%的高技术产业产值,单位土地产出水平达到苏州工业园区的80%,成为宿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坚持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构建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的良好格局。坚持高水平规划。以地下排水系统为例,正是得益于科学的规划,历年来,苏宿工业园区从未出现内涝积水现象。立足高起点建设。丰富苏州元素,打造形神兼备的苏式舒适生活。投资5亿元建设省级高品位步行街培育街区——苏州街,今年下半年即将建成开业,商住区人气商气加快集聚。打造高品质生态。规模化发展绿色建筑,率先获批省级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试点,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获批“省级绿色生态城区高品质建设示范区”。苏宿工业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等生态指标分别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9、1/8、1/312、1/20。推进高成色民生。苏州、宿迁两市合作共建的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南北校区建成投用,随着苏宿工业园区人口不断扩增,2021年启动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南北校区扩建工程和第三所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预计新增学位5000多个。建设园区首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今年下半年即可投入使用。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组建人力资源公司,积极拓宽就业渠道,率先探索“共享用工”模式,帮助20余万人次实现“家门口”就业。 紧扣“南北共建园区”定位,发挥苏宿联动优势,坚持赓续改革基因,激发创新动能,在发展理念、开发模式、营商环境等方面全面接轨苏州工业园区。践行先进管理理念。在开发时序上,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工业后商住”;在共建合作上,坚持“圆融共赢”,苏州拓展发展空间,宿迁引进优质项目、增加就业岗位、提升城市品质,切实形成了先进发展理念引领率先发展的示范窗口效应。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积极借鉴学习苏州工业园区“封闭运作、充分授权”管理模式,享有设区市一级管理权限。建立“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亲商服务体系,实行一站式服务。强力推行项目帮办、首问负责、投诉追责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打造最优环境和政策高地。建设智慧园区。启动建设园区全域现代化治理指挥中心,先后建成政务服务一张网平台、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互联网+不动产”智慧应用平台、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平台、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等一批信息化项目,使城市管理、政务服务更加智慧、更加高效、更加便捷。 率先获批江苏省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创新试点,实施拓园发展,为江苏省南北共建园区建设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作出新贡献。完成签订系列协议。先后签订苏州、宿迁两市拓园发展协议及补充协议、商务协议及补充协议,拓园发展进入实质化运作阶段。成功获批总体方案。在两市拓园发展协议的基础上,苏宿工业园区起草完成了《高质量拓园发展总体方案》,并于2020年12月在江苏省45个南北共建园区中首家获省委、省政府批复。稳步推进规划编制。建立由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概念规划等27项规划组成的拓园规划体系,各项规划编制、实施稳步推进,城市空间进一步拓展,城市特色进一步彰显,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 坚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党建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国内一流区域跨界合作园区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主题教育扎实开展。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开展落实“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开展“再燃激情再续荣光”开新局主题活动,全体党员“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形成自觉。基层堡垒不断巩固。党建引领社区“1+10+N”机制逐步完善,“红色”主题系列活动亮点纷呈,连续七年完成红色责任田等书记项目,充分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加强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坚持把政治建设作为第一责任,把巡察整改作为第一抓手,加快“三不一体”机制建设,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推进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落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得到持续巩固发展。 |